“超长”春节假期结束,想必大家都在觥筹交错间遍尝了各种美食吧。“每逢佳节胖三斤”,大家的体重还好吗?
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而过年的一个主要节目就是“吃”。吃什么?不少人会选择沸沸腾腾、香气四溢的佛跳墙。
佛跳墙是福建特色名菜,相传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发,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称其发明者是一帮要饭的乞丐。撇开“专利权”所有人不谈,这道菜的名字有何来历?它跟佛陀有什么关系?大致故事是这样的:一群文人在聚春园聚餐,郑春发奉上一道汇集多种海鲜食材的菜肴,众人品尝后纷纷叫好,有人即席赋诗曰:“坛启荤香飘四邻,佛闻弃禅跳墙来。”意思是说,瓦罐盖子一掀开,香味飘出去老远,连清心寡欲吃斋修行的佛陀都忍不住要翻墙过来一尝为快。从此,这道菜就被称作“佛跳墙”。
据说佛跳墙曾登上国宴,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怎么向外宾介绍这道菜?
最简单粗暴的译法是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,“佛陀翻墙跳过来”,脑补那场景有点好笑,也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——佛陀这是要干啥?英文维基百科词条采用了这一译法,但同时指明它又叫Buddha's Temptation或者Fotiaoqiang,并介绍它是闽菜里的一种shark fin soup(鱼翅汤)。temptation的意思是“诱惑”,Buddha's Temptation多少道出了“佛跳墙”的精髓,那就是诱人,然而佛家清规戒律甚多,诱惑又岂止美食一种。
纯纯的汉语拼写Fotiaoqiang怎么样呢?这样自是符合专名的简练要求,却难免让外国人不知所云。
中国菜强调色、香、味俱全,且“山中走兽云中燕,陆地牛羊海底鲜”无不可做食材,烹饪方法更有拌、炒、蒸、煮、煎、炸、焖、焗、炖、煨、烧等几十种。中国菜的英文译法多结合主要食材、烹饪方法、形态口感,有时再辅以人名或地名来表明其起源,比如北京烤鸭叫Peking Roast Duck(或简称Peking Duck),西湖醋鱼叫West Lake Fish in Vinegar Gravy,辣子鸡可译为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Peppers。
然而,碰到像老婆饼、夫妻肺片以及佛跳墙这样的菜名,翻译起来颇费思量。毕竟,老婆饼里没有老婆,佛跳墙里没有佛,夫妻肺片绝非夫妻的肺片,若把“老婆”“佛”“夫妻”纳入菜名,其形恐怕会很骇人,比如把夫妻肺片生硬地译作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简直就是血案现场。
中国菜名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故事,其英文译名如何兼顾中国文化韵味和简练易懂要求?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是汉语拼音+英文解释。所以,佛跳墙不妨译为:Fotiaoqiang (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'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),注释的意思是“蒸鲍鱼加鱼翅鱼肚煲汤”。夫妻肺片嘛 ,可以用Fuqi Feipian (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li sauce),牛肉片和牛舌片配辣椒酱。
当然,很多中国菜的食材、配料非常丰富,比如《红楼梦》里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的茄鲞,凤姐讲述了其制作方法后,刘姥姥摇头吐舌道:“我的佛祖!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,怪道这个味儿!”对这样的中国菜,英文解释难以面面俱到,只能拣主要内容说。比如,佛跳墙的原材料除了鲍鱼、鱼翅和鱼肚之外其实还有海参、火腿、鸭肫、猪蹄筋、鱼唇、冬笋、香菇等等,各式调料就更不用说了。(文/仁客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