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斑蝰外号“百步金钱豹”,它的毒性真的这么强吗?
圆斑蝰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,具有蝰蛇家族最标准的肥大身躯,但
圆斑蝰的个头不大,一般成年蛇在1米左右长度
,已知最大记录为1.66米,圆斑蝰身上的花纹非常特别,是近似于圆形的斑点,
简直就是穿着“豹纹”的毒蛇
,这种毒蛇在我国
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均有分布
,根据它们的花纹在野外非常好辨认。
圆斑蝰行动迟缓,但
性情非常的暴躁且攻击性很强
,袭击目标时躯干前部先向后屈,再猛然离地面向前突刺咬住目标,
并有咬住不放的现象
,幼蛇性更猛,受惊扰时,身体不断地做膨缩动作,并发出“呼呼”声,并能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,别觉得幼蛇毒腺发育不全,相反,
它们的毒液一样可能致命。
“百步金钱豹”这个外号可以说是非常生动形象了,一方面描述了这种毒蛇的花纹就像金钱豹一样非常有特点,另一方面也描述出了这种毒蛇毒液的恐怖,一旦被咬中之后,
传说百步之内便会毒发
,
这里说的“百步”和称尖吻
蝮
“五步”意思差不多,都是夸张的说法
,尖吻蝮之所以称为“五步蛇”,其中一个原因是伤口剧烈疼痛而寸步难行,而圆斑蝰指的是它们毒发快。
圆斑蝰之所以成为杀人数最多的蛇,很大原因归功于它们极为特殊的毒液
,毒蛇的毒液一般分为神经毒、血循毒、细胞毒还有混合毒,而圆斑蝰的毒素却有两种,一种是血循毒素,另一种是神经毒素,
能同时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
,更重要的是
圆斑
蝰
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
,
中风的症状会严重影响中毒者的行动和语言表达,人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。
圆斑蝰的蛇毒非常恐怖,最快15分钟致人死亡。
前面提到了圆斑蝰毒液的组成,其实如果单单看圆斑蝰的LD50的数据,你会觉得这蛇的偏科程度太大了吧,
圆斑蝰LD50皮下注射为1.6mg/kg
,这种水平和眼镜王蛇的水平差不多,这样的毒性一般我们不会说它的毒性“弱”,为什么还要说它数据偏科呢,
圆
斑蝰
的静脉注射达到了0.08-0.18mg/kg,这甚至能和银环蛇叫板
,圆斑蝰的
毒液量在21-268mg
,它第一次咬释放的毒液量为6-147mg,因此大约45%的毒液量在第一口被消耗掉,这样的毒液量伤口浅还好说,如果深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蝰科
毒蛇的毒液属于局部迅速致死较慢的类型
,根据1968年的一项研究,圆斑蝰咬伤平均死亡时间41.3小时,
最快的一个15分钟
,这个平均死亡时间证明了作为蝰科毒蛇的特点,但是为何圆斑蝰能造成15分钟的致死记录?
这还得归功于圆
斑蝰
的第X因子激活酶
,圆斑蝰蛇毒中这种凝血酶活性是
所有蛇类中最高
,它的
毒液有很强的凝血能力
,当
毒液进入静脉时可以大大增强毒液的破坏力,使血液迅速凝固
,如果剂量大靠近心脏,完全有可能在15分钟内放倒一个人。
中毒后最常见的症状便是伤口肿痛,出血,皮下出血形成瘀斑,这只是开始,由于第X因子激活酶的影响,
出现血液凝固的现象,之后因为血液中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,引发血液失去凝血因子保护而出现全身严重出血
,部分患者可因溶血而致贫血及黄疸、肾功能衰竭,甚至出现
肺出血及脑出血,
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伤者死亡。
结语
圆斑蝰不仅在我国这几个地区分布广泛,而且
圆斑
蝰
的环境适应能力还很强
,无论是山区地带、丘陵地带还是平原地带,都可以生存,甚至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也有人发现过的圆斑蝰,圆斑蝰的活动时间不受限制,
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,只要有需要它们都会出来捕食。
别看圆斑蝰毒性多强性格多暴躁,
它在我们国家同样被列入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行列
,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它们的话,不管是法律还是圆斑蝰的实力,都不允许你上前伸手,
最好的方式还是走为上策。
参考资料:《百度百科》、《百度贴吧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